
今天雨果貓怎麼會參加這一場簡報呢 ? 而且還跑來當助教 !
說真的,我自己一開始也沒想到。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會有勇氣來參加這場子,還答應了楊斯棓醫師,要在三天內生出1千字的心得文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切入正題吧 ~~

當天下午一點半進場時,發現助教已經都差不多到了,熟悉面孔的Sandy姐、主動跟我打招呼的楊樹文醫師,
還見到傳說中非常低調的綠角 ~~~ (因為太低調了,所以忘了跟綠角合照) ,趕緊拿出綠角的書請他幫我簽名。
接下來開場時,楊斯棓醫師拿了王冠欽醫師的簡報來舉例

幾張簡報show出來後,在場大家都能深刻體會差異性,簡報的重點在第一頁與最後一頁。
讓我不禁想起中學時國文老師常常在講的起承轉合,若一開始就 "起" 不來了,下面的聽眾可能連往下聽的意願都沒有。
而簡報最後,一定要把結論與前面所講的內容 "合" 起來,絕對不要放 "謝謝指教" 、"銘謝惠顧"、"有緣再見" 之類的。
知道了第一頁與最後一頁重要性後,接下來就要注意 : 標題醒目(請愛護坐在後面的來賓)、圖文並茂 (字太多會讓人想睡覺),最後就是我來演講 。
首、尾搞定後,身體部份的架構也很重要,運用時間軸的技巧能快速的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
然後簡報技巧上,紅綠燈搭配五燈獎,讓來賓不會眼花瞭亂,太多重點等於沒重點,要考量一般人的眼睛其實無法負荷太多的資訊同時進入,當然若有練過寫輪眼的例外。

而楊斯棓醫師邊解說技巧時邊把當天要上台的十位主講者簡報穿插其中,讓我有一種驗證精實案的錯覺。
而簡報中圖片的使用,楊斯棓醫師建議,若要用扁平化圖型,就統統用到底,不要一下子扁平化、一下子圖庫插圖、一下子又相片,這會讓人覺得看起來很雜亂。
而圖片的使用,大圖為王是一定要的,圖文一定要相符

而圖片使用上,隱私的遮蔽也要非常的注意,除了自然人之外,法人醫院也要注意喔,不然會讓你的老闆以為你在找他的麻煩。

這段總結的重點就是王相私。
接下來在簡報過程中,儘可能自備簡報筆,有需要可以多準備一隻,畢竟自己帶的東西還是比較可靠一些。
而簡報筆的使用也儘可能不要用雷射功能與倒退鍵,標示最好是用簡報裡面本身的標示功能,因為雷射筆的光點,其實對來賓是一個很干擾的效果,因此能不用就不要用。

好的簡報標示,可以讓來賓加速理解、標示演講者所想要的重點,而好要再更好,更好的圖片挑選要多費心,所以加示好是一定要的。
圖案的置放,切記,不要二張重疊在一起,
若沒有黃金比例的美學本能,請記得開啟PPT裡面的標線功能,會很有幫助的。

而三張以上的圖片透過棋盤格式的置放,會讓人更清楚。

透過蜂巢式的架構將當天的主題表現出來,能為整個簡報加分

除非是學術型的簡報,不然太多的文字會讓台下來賓五分鐘後就呼呼大睡

所以圖文的配置比例要依當天簡報的類型、來賓的類型做調整。
常常聽到內容為王這句話,而簡報的內容也是如此 : 正確度、精純度可以創造含金量,
維持簡報的一致性,不要一下相片、一下扁平化圖,一下中文、一下原文、又一下中英文夾雜,
這樣子底下的來賓會看的很亂 ~~~

簡報最後絕對不是拿來放謝謝聆聽這一頁,

簡報的最後當然爾一定要再度歸納今天的總結,然後最重要的是,要留下你的聯絡方式,


因為你很難預料,今天的台下的來賓是誰 ?
說不定是福哥、MJ、蔡校長、Sandy執行長、綠角,甚至可能是呼吸貓 !!! (低調ing)
也許他們聽了你的簡報後, 發現你有道靈光從天靈蓋噴出來,年紀輕輕就有一身橫練的筋骨...是個百年難得一見的講師奇材!準備要幫你打通任督二脈。
因為雨果貓記憶力不是很好,所以我也贊成楊斯棓醫師 要我們在三天交出心得,因為超過三天 - 真的會 "忘光光"。
當天楊斯棓醫師 是讓中國醫大的醫藥護輪流上台,儼然就是一月份北市圖場的重現,在正式開講前,是由翻轉中醫的廖翔琳醫師來做示範。
第1位是介紹桌遊如何帶入心理臨床的黃朝翊心理師,聽完後的建議是 : 既然是桌遊,也可以把適合拿上舞台的桌遊帶入簡報之中,這一招在北市圖那場的何蕙萍老師就有使用,這樣子會讓來賓會更加深印象(建議 : 秘密武器)。
第2位是告訴我們規律運動會好命的李艾玲醫師,透過李醫師的扁平化圖示,讓大家很清楚了解,簡單免道具、場地隨便找、不需要技巧的完美15 min 散步運動,李醫師的簡報圖、文、色調都配搭的很好,讓我覺得很舒服。
第3位是介紹身體長香菇要切下來烤驗才能確定的國考分數超高的張廖年峰醫師,整個簡報印象是病理圖、數據圖、簡奏快,比較像是研究型簡報,但我對張廖醫師的簡報印象最深的是套圖中的耶穌十字架 (建議 : 講者要跟聽眾有聯結&去掉雜訊)。
第4位是高窕美麗的周宛儀醫師,透過智信仁禮義來介紹最近火紅的疥瘡,整個簡報講說的高低起伏,加上有練過的圖、文簡報,總體來說,真的是很棒的簡報體驗 (建議 : 重點太多等於沒重點)。
第5位是介紹Kawasaki不是機車,而是一種病症的彭義欽醫師,透過紅草莓、烤香腸與脫皮病理圖讓大家了解這種病症,但雨果貓不是醫學科系,簡報中有不少專有名詞是聽的很吃力 (建議 : 關鍵訊息用紅色就好)。
第6位是由黃國揚醫師介紹肺結核的防治與用藥,圖文並茂,特別是其中有一張口沫、空氣傳染示意圖,淺顯易懂。
第7位是透過ABG的判讀評估病患的呼吸機制與血中的酸鹼平衡是否正常的姚智偉醫師,姚醫師快速的節奏再加上圖文、數據的解說,台下的來賓應該只有略懂、略懂。 (建議 : 客群要的是什麼)
第8位是介紹透過眼睛去判斷病人目前狀況的黃虹瑜醫師,透過黃醫師的口訣,讓我很快速的了解神經學的檢查,但我對黃醫師最有印象是他的第一張簡報 - 與女兒的合照 (建議 : 可以編押韻口訣)。
But,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剛好我坐在黃醫師後面,我有觀察到黃醫師可以一邊很小聲的透過手機處理病患狀況,一邊聽台上簡報,更利害的是還可以提出很精闢見解的問題給台上的Speaker。
第9位是介紹透過電腦斷層攝影怎麼判斷病患到底是中風、出血還是水腫的林昭君醫師,黃醫師的介紹圖文都蠻多的,教大家怎麼透過電腦斷層說故事,可惜當天的時間不夠 (建議 : 譬喻是一座橋樑,多用一些視覺化)。
第10位當然就是壓軸、最撫慰人心的林俊成心理師,Jason的簡報技巧與圖文是有練過的,真的是很棒,我記錄的幾個重點是:
(1)不止英翻中,還要中翻中。
(2)如果你是他,你想聽什麼。
(3)透過團隊,可以走的更遠。
(4)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穩。
11位Speaker簡報完後,其實每個人的簡報各有千秋,永遠沒有最好的簡報,道理就同我幫客戶設計風險規劃書一樣,只有最適合,沒有最好。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楊斯棓醫師 的會場,與上次北市圖那場對比,比較大的差異是在這場會在每位Speaker講完後,請每個小組給意見,屬於內部性的簡報,也讓我能略懂內部講師的操作流程,收獲極大,但接下來就要開始思考,若我是Speaker,我的主題會是什麼,與簡報的產出,也很謝謝楊斯棓醫師 給我這次助教的機會,當天相片的記錄照,想看的請點這。
與雨果貓聯絡